股價一騎絕塵的中信建投上半年業績也顯示了強大競爭力。
25日晚間,中信建投發布半年報,上半年營收99億元,同比增長67.63%;歸母凈利潤45.78億元,同比增長96.54%,整體業績增幅遠超行業平均水平。在此前中證協發布的上半年行業排名中,中信建投凈利潤躋身行業前三,且是排名前30券商中營收增幅最大的券商。不過,能否在合并口徑下依然位居行業前三,值得期待。
分業務板塊來看,自營業務收入大漲196%,貢獻了近半營收;經紀、投行、資管收入均有明顯增長,利息凈收入同比有所下滑。
截至最新收盤日,中信建投A股今年來的漲幅已超過70%。下周,該公司將迎來1.5億股解禁,解禁股規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.97%。在亮眼的業績加持、合并傳言炒作的淡化,以及解禁股預期之下,中信建投下周股價會怎么走呢?
多板塊業績增幅明顯
中信建投上半年業績表現非常亮眼,有券商分析師直言“超出預期”。在此前中證協披露的上半年行業排名中,中信建投證券母公司營收和凈利潤成功躋身行業前三,各業務板塊的具體業績表現備受市場關注,而半年報終于給予市場透視中信建投證券的機會。
就合并利潤表來看,該公司上半年對營收貢獻最大的業務板塊莫過于自營業務。根據“自營收入=投資收益-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+公允價值變動收益”的公式來看,中信建投上半年實現自營收入44.50億元,同比增幅196.44%,在營收中的比例接近一半,達到45%。
其中,中信建投證券上半年實現投資收益36.45億元,同比增幅230.56%,主要是由于本期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增加所致;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8.06億元,同比增幅101.35%,主要是由于本期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增加所致。
此外,中信建投上半年實現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9.96億元,同比增幅33.16%;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9.82億元,同比增幅22.26%;資管業務手續費凈收入4.01億元,同比增幅21.37%;利息凈收入6.57億元,同比下滑19%。
利息凈收入是中信建投唯一同比下滑的業務板塊。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微增,但是今年來支出增加,主要是拆入資金利息支出、應付債券利息支出、應付短期融資款利息支出等明顯增加。
此外,中信建投上半年信用減值損失2.09億元,主要是由于本期計提買入返售金融資產、融出資金和其他債權投資減值損失所致。
投行為第一大核心競爭力
一直以來,中信建投證券投行業務都是其強勢板塊,這被放置于核心競爭力介紹的第一點。
今年上半年,中信建投證券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19.82億元,同比增長22.61%。就目前披露的半年報情況來看,中信建投證券投行收入少于中信證券。具體來看,中信建投證券上半年實現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17.83億元,中證協公布為行業第一;財務顧問凈收入1.82億元,中證協公布為行業第三。
據中信建投披露,2020年上半年,該公司股權融資業務再創佳績,完成股權融資項目22單,主承銷金額人民幣693.13億元,雙雙位居行業第一名;公司債務融資業務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,共計完成1164單主承銷項目,主承銷規模人民幣5728.03 億元,雙雙位居行業第二名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近日創業板注冊制上市儀式上,中信建投證券董事長王常青作為唯一的保薦機構代表致辭。而在去年科創板首批企業上市儀式上,也是王常青作為唯一保薦機構代表進行致辭。
券商中國記者梳理出背后三點原因,或可供參考:
首先,首批18家創業板注冊制掛牌企業中,中信建投證券獨家承銷保薦3家企業,為項目數量最多的保薦機構;去年首批25家科創板企業中,中信建投參與6個項目的保薦承銷,同樣居第一。
第二,創業板擬IPO在審項目中,中信建投證券數量最多。據Wind,目前中信建投證券處在審核狀態的創業板企業有50家,位居第一。
第三,王常青本人是資深投行人士,在2005年前任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銀行部總經理,2005年組建中信建投時隨張佑君一同赴任,后出任中信建投證券董事長,在“三中一華”的掌舵人中,個人標簽十分突出。
下周將面臨1.5億股解禁股
提起中信建投,就不能不提中信建投A股股價今年來的加速上漲。今年上半年,在資本市場牛市呼聲和頭部券商合并的傳言中,中信建投證券A股股價上漲了30%。
下半年來中信建投股價繼續震蕩上漲態勢,A股市值一度超過中信證券成為“券業一哥”。8月10日,中信建投A股股價一度突破60元,隨后開始震蕩下跌,至最新收盤日,股價仍高達52.06元/股,A股股價對其港股股價的溢價率已高達392%,今年以來這個個股漲幅已經超過70%。
據中信建投證券日前發布的公告,該公司馬上有一批新的解禁股。9月1日,上海商言投資中心(有限合伙)所持有的1.5億股限售股的鎖定期滿,這些股份將于2020年9月1日起上市流通。
這部分限售股占中信建投總股本的比例為1.97%,此次解除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后,無限售條件的流通股份占比從31.71%提高到33.68%。
眾所周知,今年來中信建投A股上漲的主要邏輯是頭部券商合并傳言,并且市場已然到了“自娛自樂”的程度,任憑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兩家涉事公司及其股東方如何再三辟謠,依然“我漲故我在”。
當然,中信建投上半年業績表現十分亮眼,的確有基本面的支撐,但是是否能撐起60多倍的市盈率,則有待思量。在耀眼的業績加持,合并傳言炒作的淡化以及解禁股預期之下,中信建投股價后續走勢值得關注。
(文章來源于網絡侵刪)